以市场导向战略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 ¦ 2014-05-07 浏览次数 ¦
随着近年来劳动力、土地、能源、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上升、国际需求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土地资源日趋紧缺、环境容量日趋饱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山产业发展原有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已逐步弱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在新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有其现实紧迫性,也是中山提升产业发展后劲,增强地区竞争力的必由路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论述为中山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从目前中山产业发展看,市场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仍显不足。促进中山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坚持市场导向,明确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大力发展市场驱动型企业,以市场导向战略引领中山产业转型升级。
■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和能力
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无论是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还是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都是一种企业行为。因此,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切实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和能力。目前中山的产业发展中,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其内生动力和能力仍显不足。促进中山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和能力。
一、构建与完善倒逼机制,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中山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企业创新意识不强。部分企业满足目前的获利状况,对于企业壮大、市场扩展等,没有具体的远景规划。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可通过构建与完善倒逼机制来实现。一方面,构建与完善市场倒逼机制。完善的市场机制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面对市场压力,企业自身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追逐利润、扩大市场份额等的推动下,会产生对转型升级的强烈要求。因此,应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着力营造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市场环境。要重视建立健全资源、土地和环境市场。完善资源和环境价格体系,还原土地等稀缺资源的价格约束能力,让价格信号在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的倒逼作用。另一方面,构建与完善政府倒逼机制。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大对资源利用、用地规模、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劳动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约束力,形成倒逼转型升级的企业发展环境。在这方面中山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强调“米产”的概念,包括每平方千米的投资强度、产值、税收,以及其他一些约束指标,都制定了非常明晰的标准,只有符合新标准的项目才能上马。下一步还应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管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增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感,迫使企业家提高转型意识,真正重视转型提升发展。
二、积极培育产业高端支撑要素,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即向高端走,需要大量的人才、资金等产业高端要素的支撑。但在中山却存在着资金、人才等产业高端要素积累薄弱的问题,限制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需要政府加大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撑体系建设,积极培育产业高端要素。一是加强与中山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相匹配的关键人才的引进、培养。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适时引进、培养企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尽快改善目前企业人才短缺、结构不优的状况。二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系和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探索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有效途径、推动风险投资的发展等措施,解决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资金难题,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三是大力提高中山城市化发展水平,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城市对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具有聚集功能。提高中山城市化水平,有利于整合和聚集产业高端要素,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以人力资源为例,中山现有的城市布局难以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力资源。进一步提高城市化发展的质量水平,将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本积累,为中山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大力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就中山目前而言,应侧重于加强城市的要素聚集功能建设,增强城市对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的聚集能力。应着眼于打造“一主三副多节点”的城市格局,抓紧完善和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使中山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洼地”。
■大力发展市场驱动型企业,以市场需求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在需求导向的时代大背景下,适应、满足与创造市场需求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重要。离开市场需求的转型升级肯定是低效率的。从中山产业的发展轨迹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的市场意识强、产品与市场结合快是中山产业萌芽和发展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要实现中山产业转型升级仍然要坚持市场导向,大力发展市场驱动型企业。尤其在现阶段由于要素成本上升多数企业选择从低成本战略走向差异化战略的背景下,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市场差异化战略,以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引领中山产业转型升级。
一、调整企业产品市场结构,寻找市场差异化
在当前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企业应以“市场多元化”发展作为应对市场需求调整的思路。一方面,企业可通过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业务,寻找市场机会,拓展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调整产品市场结构,寻找新的市场需求,找到转型的着力点。实际上,从2007年以来,中山的部分企业就已经开始主动拓展多元化市场,在发展外销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开拓国内市场。2009 的金融危机又更进一步增强了中山企业主动调整产品市场结构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因势利导,在为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方面制定更多的政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二、鼓励企业营销渠道创新,培育市场差异化
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山已有多家企业开始尝试构建自主营销渠道道,成为既有生产功能又有销售服务功能的完整企业,但许多企业在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仍依赖于靠中间商订单的传统的营销渠道,不愿意花更多的资金去建立完善自己的营销网络。传统的营销渠道存在诸多的弊端,如通路长使中小企业难以有效控制销售渠道;多层次使得无法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单项式的流通使得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回馈,等等。为促进中山产业转型升级,应大力推动中山企业创新营销渠道,鼓励企业通过自建、合作、并购、租赁等方式在国内外构建自主营销网络,提高企业面向市场的能力。
三、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创造市场差异化
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企业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和新的消费者,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例如直销、用户定制、捆绑销售等,企业把它们用之于适当的领域时,便能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当前应大力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中山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一是鼓励企业根据消费者的行为和心态大胆创新商业模式。当前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体现个性化、差异化、瞬时化的特点,只要在特定时期内抓住不同或特定消费者的喜好,就可以实现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如中山小榄圣雅伦公司开发了商务礼品营销渠道,通过团购进行销售,创造了新的需求,就是非常成功的商业设计。二是发展电子商务模式。目前中山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很好,2013年“双十一”中山企业在天猫淘宝全网总销售达到了1.3亿元。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和配套体系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在中山产业更深入的运用和推广。三是发展绿色化商业模式。企业在商业模式的设计中,要将“绿色”融入到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以节约能源、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构建绿色化商业模式。(作者熊艳,系中山市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中山日报 2014年02月17日F2版,社会发展研究所转发)
撰稿 ¦ 党校管理员
审核 ¦党校管理员
来源 ¦ 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