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发布时间 ¦ 2018-05-25 浏览次数 ¦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广东要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这是对广东社会治理水平的肯定,同时也对广东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营造,离不开心理健康的社会主体参与,只有社会主体心理健康,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才能更有效地参与到共建共治中,才能更好地共享社会治理的成果,真正感受到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个体需求来看,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提升个体健康幸福指数,更好地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这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大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了明确部署,一个重要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加有保障、更加持续。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不只是吃好住好玩好等物质层面的需求,更有对积极情绪、价值感、幸福感、归属感、公平感等心理方面的需求。所以,不管是从社会治理的目标,还是从个体美好生活需求的愿望来看,都需要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服务,以帮助个体舒缓压力,排解不良情绪,引导个体建立积极情绪和人际关系,从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幸福感。

 

  从社会发展需要来看,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培育理性积极的社会心态,形成良性的共建共治共享局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出现的不理性甚至极端的人际冲突、攻击行为、群体事件、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与人们不健康的心态有关。比如,因路况不如意而出现暴怒甚至危险驾驶的路怒症,因口角之争而大打出手致残致死的暴力行为,因生活遭受挫折而上街砍人发泄的反社会行为,因老师的一句批评而选择跳楼的自杀行为,因想不劳而获快速致富而出现的诈骗行为,这背后都隐藏着一份或是消极、或是仇恨、或是冷漠、或是浮躁、或是不信任的不健康心态。一旦不健康心态形成,人们较易出现认知偏差,看问题容易负面偏激,情绪反应激烈,容易出现冲动性、报复性的破坏行为。而且当这种不健康心态蔓延变成社会心态时,极易激化社会矛盾,诱发社会冲突。因此,必须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为个体提供心理服务,帮助个体对人际矛盾冲突、困境挫折、社会事件进行合理归因,学会用多样化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用合理的、成熟的方式与自己、他人、社会沟通,另一方面将心理学关于群体心理、社会影响、社会冲突与解决等研究所发现的规律应用到社会治理中,引导人们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调动人们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让人们能理性地投入到共建共治共享中,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如何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来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形成呢?

 

  在社会治理的背景下,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实质是社会心理建设,即运用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培育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的和谐心理,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所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应包括个体层面的心理健康服务,人际层面的心理疏导和干预,群体层面的心理影响和引导。

 

  从个体层面看,要打造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心理健康服务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础,是直接服务个体、影响个体心理的重要手段。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应包括全覆盖的服务机构、广泛的服务对象、专业的服务主体以及规范的行业管理。所以,打造完善的心理健康网络,一是要加快培育建设专业的、覆盖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包括面向全社会人士的医疗心理机构、社会心理机构,面向学生的学校心理机构,面向单位内部或某类职业人群的内设心理机构,面向居民、家庭的城乡社区基层心理机构,以为各行各业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心理成长等心理健康服务;二是要设立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及危机干预制度,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关怀和治疗,对容易产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群体(如家庭破裂、生活失意、性格偏执、心态失衡等的群体)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咨询;三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科普,增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在全社会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四是要加强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这既包括高校的心理学、社工等心理服务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包括社会上从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同时要规范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管理,以增加心理健康服务的有效供给。

 

  从人际层面看,要建立社会矛盾冲突的心理预防干预机制。

 

  社会矛盾冲突往往是由于矛盾双方的不信任以及沟通不畅所诱发的愤怒等激烈情绪下发生的,因此,要建立社会矛盾冲突的心理预防干预机制,把社会矛盾冲突发生、发展的心理规律应用至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冲突,在易出现矛盾冲突的事件进行事前介入,充分做好沟通协调事宜,了解双方的利益和心理诉求,及时疏导双方不良情绪,使双方能够更理性、更平和地处理冲突矛盾,达到共赢。比如,在拆迁工作中,可组织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律师、对拆迁事宜很了解的工作人员等组成专业团队来对群众的情绪进行疏导,同理群众,让群众利益诉求和心理诉求得到重视和表达,解答群众心中疑虑,邀请群众参与拆迁的整个过程并监督拆迁工作,让群众的知情权和权益得到保障,消除群众的猜疑、不信任以及非理性情绪,避免冲突矛盾发生。

 

  从群体层面看,要建立社会心态监测预警干预机制。

 

  建立社会心态调查系统,开展民意、民情、民生、民计的专题调查和分析研判,关注网络舆情中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形成监测、预警、干预机制,及时消除民众疑虑,加强正面引导,疏导排解消极社会心态。特别是在政策制定前,要充分开展民情民意调查,畅通民情民意表达渠道,准确把握各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心理需求,提升群众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公平感受和满意感,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在政策出台前,要进行社会心态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在政策出台后,要做好政策解释、安抚和善后工作,提高群众对政策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同时还要继续做好政策的民情民意调查,了解群众的心态动向,以为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提供对策建议,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促进政府善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作者梁钰苓供职于中共中山市委党校)

(来源:中山日报 20185702版,字数:2537

转发 ¦ 钟小霞 审核 ¦赖光耀 来源 ¦ 中山日报 2018年5月7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