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重要批示精神转化为具体举措

发布时间 ¦ 2017-09-05 浏览次数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要全面准确地领会“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并以此为契机,按照市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和要求,加快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和美宜居城市。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必须全面准确领会批示的精神实质,核心是把握好“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要求。“四个坚持”是广东改革发展的旗帜和原则。要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广东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广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破解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坚持改革开放,始终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保持改革开放这个广东最大特点,向改革开放要动力、要空间,努力增创体制新优势,构建开放新格局。

 

“三个支撑”是广东的使命担当和发展路径。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在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作出表率、发挥支撑作用;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要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两个走在前列”是广东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要求广东保持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各方面工作都走在前列,不仅在时间节点上体现率先,更要在发展质量和结构效益上引领示范。要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集中力量补齐短板,确保如期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进程中走在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我们要把批示精神与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对广东历次重要指示一体认识、一体把握,以批示精神统领工作全局,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和布局中山未来发展。

 

■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为契机,加快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和美宜居城市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加快建设,以及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集结成网,中山的区位优势得到前所未有的突显,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又赋予中山“四个定位”,当前中山正迎来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要把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转化为具体工作措施,按照市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和要求,加快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和美宜居城市。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坚持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与主动减量相结合,注重精准施策。要打好“去降补”组合拳,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加快补齐交通、能源、环保、信息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短板;统筹全市资源,在各个组团内谋划建设重大产业平台,并将资源要素向平台倾斜;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引导灯饰、服装、红木等传统优势产业产品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提品质、树品牌方向加快转型;努力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加快制定实施《中山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5年)》,增强火炬高新区对内创新枢纽和对外创新接口作用,打造全市创新发展“双引擎”;要围绕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产业,打造一批创新载体和新型研发机构;要实施组团式发展战略,构建“一中心、四组团”发展格局,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转型升级和“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的新载体;大力发展“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互联网+和大数据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在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应用;加大科技创新券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发挥企业作为吸引人才的主体作用,打造一批集聚人才的高端载体和平台,支持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激励优秀人才。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向改革要红利、以开放赢空间,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要全面实施投资项目清单管理,进一步放宽投资准入门槛,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促进外贸转型发展,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企业赴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共建园区;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建设优质高效、透明规范的服务体系。

 

★四是建设宜居精品城市,共享美好小康社会。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引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创造更多绿色空间,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和优化城市综合治理,塑造城市特色品质风貌。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快健康中山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补短板、兜底线、促提升,扩大群众的获得感,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美好小康社会。(作者赖光耀,供职于市委党校)

(来源:中山日报 2017年4月25日A2版,字数:2204)


转发 ¦ 钟小霞 审核 ¦党校管理员 来源 ¦ 中山日报 2017年4月25日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