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中山建设、改革的历程与经验启示

发布时间 ¦ 2016-08-28 浏览次数 ¦

辉煌历程展风流,继往开来谋新篇。自1923年共产党员在中山县域活动开始,1925年底建立中共中山党支部,1926年底成立中共中山县委,中山历史出现开天辟地的伟大转折。自此,中共中山党组织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高举旗帜,敢为人先,为中山的独立解放,人民的富裕安康、幸福和美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建党95周年之际,回顾党领导中山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为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领导中山人民实现“四个定位”、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历史借鉴和经验启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革命历程(1919-1949):艰苦卓绝、功勋卓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早在1923年夏,中共广东区委派共产党员来中山(时称香山)宣传革命。1924年8月后,中山一批进步青年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接受革命思想教育。在此期间,部分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随后,他们返回本县积极宣传革命理论,发展党团员,建立党团组织。1925年年底,中共中山县支部在石岐正式建立,有党员10多名。1926年底,中共中山县委成立,党员发展到20多人。从此,中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坚持斗争红旗不倒,抗战时期成为广东抗战的中流砥柱,解放战争时期党带领中山人民建立新政权。

 

■建设历程(1949-1979):艰辛探索、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从中山解放到1956年,中山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为巩固新政权,全县从1950年至1953年开展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肃清了残余反革命势力。1950年11月,中山响应党的号召,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成立县抗美援朝支会,全县人民为抗美援朝捐献款物合计可购两架战斗机。1951年5月,中山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被列为全省土改试点县。从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党领导中山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中山主要针对长期“左”的错误进行了初步的拨乱反正,并集中抓了组织整顿和端正党的思想路线问题,为中山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和伟大的历史转折奠定了基础。

 

■改革历程(1979-至今):敢为人先、继往开来的改革开放伟业

 

中山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9年初,中山县委选择板芙公社的四联、禄围、金钟等19个生产队率先在全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人民日报》报道中山农村第一个万元户小榄公社农民黄新民,为全县树立了发展生产、劳动致富的典型。此后,专业户、重点户、开发户、新经济联合体在全县蓬勃发展起来。从1982年开始,中山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并从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到其他各个领域。1983年12月,中山获准撤县改市(县级),拥有了更多的政策自主权。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视察中山,在罗三妹山上留下“不走回头路”的政治誓言,表达了中国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道路的决心。此后,中山改革开放步伐大大加快。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山市列入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1988年1月,中山升格为地级市并实现GDP 第二次翻番,被誉为广东“四小虎”之一。1989年,全市人均GDP超800美元,被国家统计局列为国内首批36个跨入小康水平的城市之一。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山学习南巡讲话精神,提出在全市建立全方位开放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外向型经济运行机制,更大胆地、多元化地利用外资。1995年底,全市农村通过了小康达标验收,于1996年4月被评为首批广东省农村达标县 (区),并向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1997年9月,中山市获联合国人居奖,是本年度唯一获此殊荣的亚洲城市。

 

从21世纪开始,针对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中山市委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组织保证和体制机制支持。近年来,中山的发展战略也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市、“两个适宜”、“三个适宜”到“四个定位”与时俱进转变。当前,中山敢为人先,敢于争超,勇于开拓,自我加压,提出了确保到2017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比全省提前一年实现“两个翻番”,力争2020年跨入珠三角经济发展第二梯队,迈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奋斗目标。尤其省“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中山“十三五”期间城市发展的“四个定位”,即打造“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为中山未来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验启示:立党为公、一心为民、改革创新

 

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山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好中山的事情,关键在中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从党在中山发展第一个党员、建立第一个党支部起,今天中山党组织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十余万名党员、近五千个基层党组织的先进队伍,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已经成为领导中山人民克服无数困难、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的中流砥柱,已经成为团结带领中山人民众志成城、继往开来建设幸福和美中山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山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领导中山人民推进事业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山(香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民主革命时期,中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旗帜、浴血奋斗,积极投身革命洪流,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中山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敢为天下先,挺立潮头,率先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党领导中山人民长期团结奋斗的实践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是胜利之本,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中山人民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

 

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前赴后继的优良光荣传统,是党领导中山人民永葆事业兴旺发达的精神脊梁。

 

中山(香山)人民在近现代历史上有着前仆后继、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优良光荣传统,承传中山的历史文化精粹和中山人“敢为人先”的精神,为中山的科学发展作贡献,党领导中山人民在近现代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如大革命时期,党领导中山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在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第三天就打响了,比南昌起义爆发时间早近四个月。抗战时期中山地区成为广东抗战的指挥中心和大后方,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领导中山人民敢为天下先,凭着敢闯敢冒、勇于创新的精神,鼓起“一股气”、憋着“一股劲”,创造了多个广东乃至全国的第一:中国内地的首家中外合资宾馆中山温泉、第一个高尔夫球场和第一支高尔夫球队、第一家中外合资大型游乐场长江乐园、在广东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党领导中山人民建设幸福和美家园的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基础。

 

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常态,中山党组织应当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弘扬过去党的建设经验,更要不断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者姜术俊,系市委党校办公室主任)

(来源:中山日报 2016年06月27日F2版,字数:3071)


转发 ¦ 钟小霞 审核 ¦党校管理员 来源 ¦ 中山日报 2016年06月20日F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