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山市委党校积极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教学、科研、咨政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相互融合的基础上,积极组织教师团队,深入挖掘中山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低效工业园改造、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的改革举措,研究撰写中山改革创新发展案例,着力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近期,中山低效工业园改造案例被编印成书,在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公开出版;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入选省委党校编写出版的《新时代广东创新实践案例》。
市委党校联合市工改办编写了干部培训教材《开拓高质量发展新空间——中山市推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实践探索》,全书近20万字,由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公开出版发行。该书系统介绍了中山举全市之力推进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为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空间、创造条件的主要做法经验,梳理总结了各镇街结合自身实际推进“工改”的实践探索,体现了中山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的坚定决心。
《新时代广东创新实践案例》是广东省委党校和广东省出版集团联合策划出版的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系列丛书之一。其中,第三辑精选了近年来广东各地11个创新实践案例,多维度、多层面、多视角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市委党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案例调研和编写工作,《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中山探索》和《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的中山古镇模式》等两个案例成功入选。《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中山探索》生动介绍了中山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重点,探索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中山实践”;《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的中山古镇模式》详细介绍了中山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放管服”改革路径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市委党校坚持把科研工作作为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践行科研“三服务原则”,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以高质量科研成果提升干部培训质量。一是抓好课题质量全流程管理。紧紧围绕当前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行选题,配强科研团队集体攻关。实施“课题项目负责人主责—主管部室主审—校长办公会终审”的课题申报会审制度。加强课题研究中期管理,及时帮助课题组解决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课题研究。二是抓好科研转化跟踪管理。促进课题成果及时转化为培训教材、理论文章、咨政报告或教学课程,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推进教研咨一体化。
接下来,市委党校将以重点科研项目为抓手,继续深入开展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课题研究,系统梳理中山建设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纵深推进深中“六个一体化”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加快形成干部培训教材,提升干部培训质量,助力中山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