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发布时间 ¦ 2019-01-15 浏览次数 ¦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不仅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而且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重要保证。本文就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路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提升政府现代服务理念

 

  一是强化服务核心价值。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核心价值,在新时期,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又有了新的内容:三公共一公众。具体内容为,划定公共产品供给的范围和具体内容,主要围绕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和公共信息展开;同时,明确公共服务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导向,保障公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及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需要。各级政府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将新的行政理念融入到行政实践中,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二是强化政府责任观念。把政府履行职责的过程变为政府服务的过程。要重点强化责任意识,确保责任与权力相称。三是强化政府效能理念。效能是政府管理的生命和根本价值所在。政府不仅要追求运转高速、办事高效,还要注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社会效益。

 

  ■规范政府运行约束机制

 

  一是科学设置和分配权力,促进政府权力结构的合理化、科学化。政府权力结构指的是政府及其部门内管理事务的各种强制力量的职能分工及其相互关系,合理的权力结构要求科学地界定各权力主体的职能和作用范围,明晰权力边界,使其既彼此独立,各司其职,又相互支撑,密切配合,减少权力的过分集中、重复设置的成本,从而控制越权行为。二是建立规范、严密的权力运行程序。规范化的政府权力运行程序,要求对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做出程序方面的规定,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其行政权的运行方式、方法、步骤和程序,严格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同时使权力运行和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在时空上相衔接、在功能上相协调,减少权力运行的混乱现象。只有规范、明确、严密的权力运行程序,才能确保公民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广泛参与,保障权力运行的公正、公开、透明,保障权力运行的合理化、程序化和高效化。三是建立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简单说就是对权力运行进行协调、监督、控制的机制。具体来说,建立权力制约的具体制度,如建立执行活动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度、审批制度、权力轮换制度、政府采购和招标制度等;建立权力运行的公开化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政府回应制度等,增加权力运行全过程的透明度;加强对重大执行活动及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四是推进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明确各部门的目标并以此指导执行行为,制定包括绩效实施的内容、范围、责权、技术等方面的具体计划。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从经济、效率、效果、效益和公平这五大指标出发对各项工作做出科学评价,及时跟进绩效监测和反馈,特别注意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第三方评估制度,拓宽公众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执行效果。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

 

  政府要努力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公共服务需求。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向城乡差距较大的公共服务领域适度倾斜,利用补贴、津贴、抚恤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形式保障基本公共产品的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不低于他人也就是不低于社会最低标准水平的公共服务。

 

  ■积极构建政府执行力文化

 

  一是创新政府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创新政府的伦理文化,珍视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革除官贵民轻过分注重人情关系的旧习,树立新型的“依法行政”的思想理念和强调组织竞争的道德文化。同时,创新政府的行为文化,要摒弃安于现状、按部就班、谨小慎微的行政行为思想,树立具有创新性、互动性、民主性的行政行为活动方式。二是政府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践行各种先进的执行力观念以及体现这些观念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促进良好政府文化的形成。三是培养和树立执行典范。要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具有较好精神面貌、较高执行力素质、态度认真负责并获得较高执行绩效的政府执行工作中的先进典型,让大家感到先进典型的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促进他们观念的转变,促进执行力文化在组织机构中根植和塑造。

 

  ■提高公众政治参与能力

 

  公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一方面需要政府给予制度和程序上的安排作为保障,另一方面则需要意识主体即公众自身的努力,这也是推动民主化的内在动力。为了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一步深化,体现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精神,应该加大对公民意识教育的投入力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第一,主动参加社区公民教育,加强维权意识。社区是现代社会基本的群众机构,它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社会关系系统的缩影,对社区成员具有教育功能。提高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应发挥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重要作用,通过为社区成员提供公共服务,间接提升地方政府的公信力。第二,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公民教育作用,提升公众的政治敏感性。网络的出现为公众获得政府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有助于公众的知情权的保障,通过网络的正面效应,可以建立公众对政府信息的及时反馈和有效回应。第三,参加合法的社会团体,维护公众的政治利益。公众可以依法参加社会团体,表达自己的政治想法,前提是该社会团体是合法的组织,与政府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和社会权威。

 

  ■全面提升公务员素质

 

  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是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条件。为此,必须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公务员选拔和培训工作。坚持公正、公开原则选拔公务员,把好公务员入门关。定期轮训公务员,提高公务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二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使他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必须坚持公务员理论学习制度,定期考核学习成果,提高理论水平。三是开展公务员业务培训。根据公务员从事的工作的性质,对口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成为他们所领导行业的行家里手。通过行政主体素质的提升促进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提升,不断推进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作者林玉玲供职于中共中山市委党校)

(来源:中山日报 2018101602版,字数:2689

转发 ¦ 钟小霞 审核 ¦赖光耀 来源 ¦ 中山日报 2018年10月16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