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准则》中的“人民情怀”

发布时间 ¦ 2017-01-04 浏览次数 ¦

作为我们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密切联系群众一直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的根基所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专门用一部分来谈怎么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全文共30次提到“人民”,36次提到“群众”。《准则》就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所提出的有关要求,将是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指引,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有着重要意义。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己任,正如《准则》所说的那样,“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

 

1945年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广泛的联系”,并要求“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理解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用心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了解他们的需要……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决心向人民群众学习”。1980 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也明确提出 “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只有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在政治上、生活上搞特殊化的权利”。针对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出现的 “脱离群众”、“官僚主义”等问题,《准则》专门在第五部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就我们党的人民立场进行了重申和规定。

 

■正视当前存在的脱离群众的危险

 

正是因为充分认识到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这种血肉联系,认识到丧失人民群众这个基础就意味着我们党丧失治国理政的根基,长期以来,我们党时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密切联系群众,不要脱离群众。

 

党员一旦脱离群众,疏远群众,在思想上、行为上就会有诸多表现。脱离群众最根本的是观念上的改变,也即人民立场的改变,不能从根本上认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观念上的改变,必然导致对人民群众认识上的改变,就会“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有甚者,就会去“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思想上对人民立场发生改变,必然会导致党员行为上的蜕变,从密切联系群众,到开始疏远群众、脱离群众。而脱离群众在行为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四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因此,《准则》专门用了不少笔墨来谈反对“四风”问题,要求“全党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并且对“四风”行为一一进行刻画,为下一步继续开展反“四风”,反对脱离群众行为,提供了具体的批判靶子。

 

此外,由于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所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比普通党员脱离群众更加严重,《准则》还专门就党员领导干部可能会出现的脱离群众问题进行了批判,“坚决反对命令主义,坚决反对”尾巴主义“,不允许为了个人政绩、选票和形象脱离实际随意决策、随便许愿”,“坚决反对作秀、哗众取宠”,“对一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行为,要严肃问责追责,依纪依法处理”。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针对当前存在的脱离群众危险,《准则》明确指出,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坚定人民立场。《准则》提出,“全党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才能从主观上去克服漠视群众、“当官做老爷”的心态,也才能从内心真正树立 “为人民服务”、“当好人民公仆”思想。因此,树立人民立场是解决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内生动力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党员才有可能真正从内心去维护群众利益,去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和关心群众。

 

做好群众工作要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坚定人民立场解决的是密切联系群众“愿不愿意”的问题,而要密切联系群众还需要解决“能不能够”的问题。因此,《准则》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准则》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是服务群众的能力,另外一个是带领群众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能力。这两个能力对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打铁仍需自身硬”,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还需要能够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带领群众共同进步。

 

做好群众工作还要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群众工作方法是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支撑,群众工作能力的提高最后往往表现在群众工作方法的有效和多样。没有适当的群众工作方法就找不到联系群众的着力点,群众工作能力和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需要,《准则》明确要求“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方法”:在倾听民声方面,要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建立和完善民意调查等制度,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各种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在了解民情方面,要“坚持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同干部群众谈心、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制度”;在解决民忧方面,“领导干部必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作者段龙飞系中山市委党校副校长,博士)

(来源:中山日报 2016年1219日F2版,字数:2316

转发 ¦ 钟小霞 审核 ¦梁艳霞 来源 ¦ 中山日报 2016年12月19日F2版